【导语】近日,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《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》,旨在全面推动数字经济、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的发展。该方案围绕“10+1”创新型产业布局,明确了数字产业梯次培育路径,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,并加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突破。同时,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数字化项目,如“全市一个停车场2.0”、交通智能管控系统等,以优化交通出行。此外,青岛将建设低空试飞试验场,推动智慧交通设施升级,并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政务大模型应用。该行动方案力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,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企业数字化改造,旨在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。
近日,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》,整体内容围绕数字经济、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等领域展开。其中提出,围绕“10+1”创新型产业布局,构建数字产业领域梯次培育赛道。
在产业布局方面,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,支持高端软件、人工智能省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,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城,力争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少于300家,加快提升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研发能力,鼓励争创全国软件百强等。

图片来源:青岛政务网
同时,突破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低空(kōng)经(jīng)济(jì)等(děng)新(xīn)兴产业,超前发展太赫兹、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。
在交通出行领域,方案提出推进相关数字化项目(mù)。上(shàng)线(xiàn)“全市(shì)一(yī)个(gè)停(tíng)车(chē)场2.0”,整合停车查询、支付、预约等功能,并对接互联网平台拓展充电、加油等后市场服务;应用绿波带、交通诱导屏等智能管控方式提升道路交通运行健康指数;推进“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2.0”和“超限治理一张图”等场景落地,深化“出行服务一张网”。
此外,布局低空经济产业,建设辐射胶东半岛空域的低空试飞试验场,推动智慧港口、机场、公交、地铁数字化升级。
人工智能领域,基于开源模型构建政务大模型支撑底座,打造30个场景级政务大模型应用。同时,支持大模型开发和训练,鼓励企业参与开源社区建设,孵化基础性、前瞻性开源软硬件项目。
深入推进“工赋青岛·智造强市”行动,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全覆盖。加快发展“产业大脑+晨星工厂”,上线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,推动600家试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,打造100家数字化转型企业标杆。
支付宝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