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语】在吕梁市,公交车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命脉,更成为了民生幸福的纽带。自2022年实施市区公交车全民免费乘坐政策以来,公交车日均客流量大幅提升,35条公交线路如毛细血管般覆盖全城。定制服务、文旅专线、城乡公交以及客货邮融合服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,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,更激活了城市经济,拉近了城乡距离,让公交车成为了带动地方发展、提升民众幸福感的“民生快车”。夜幕降临,公交车的灯光如流动的星河,编织着一张普惠共享的幸福网。

吕梁公交倾力编织普惠共享幸福网

  “龙凤街北口到了,下车的乘客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。”随着101路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,语音播报也随即响起。阳光洒向街头,一天的生活开始了,背着书包的学生、提着菜篮的老人、挎着公文包的上班族,这些素不相识的人,因为一辆公交车而产生了交集。

  “上车请往里走,刷公交卡或者乘车码就可以免费乘车。”公交车司机张师傅看着上车乘客,善意地提醒道。2022年4月,在吕梁市委、市政府的主导推动下,该市率先实施“市区公交车全民免费乘坐”政策,由市财政每年补贴8000万元,城区范围内所有城市公交线路的运营车辆(包含机场巴士)全民免费乘坐,倡导市民低碳绿色出行。

  自开通市区免费公交以来,日均客流量从3.7万人次跃升至10万人次,35条公交线路、440辆公交车,如同毛细血管般铺满整座城市。在离石区东关小学门前,21辆“护学专列”每天准时泊位,公交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柳予钦告诉记者:“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,老师送上车,家长在小区站点接,比私家车接送更安全。”这样的定制服务已覆盖3所小学,日均护航万名学子。近年来,该公司在政府主导下,陆续为离石区3所小学开通9条学校专线,疏通了上下学时段学校路段的交通;为满足吕梁市各单位公职人员通勤及办事出行需求,还开通了2条快速公交线路,通勤时间减少了一半。

  车轮滚动,不仅激活着城市脉搏,更牵引着山水间的诗意。吕梁市今年新开通的3条文旅专线,串联起17个景区,日均运送游客超2000人次。“这3条专线设计都是以游客的需求为主,既考虑了站点设置的合理性,还有线路覆盖的全面性。通过串联人口密集区和历史文化景点,让游客(kè)在(zài)旅途中不仅能欣赏到吕梁的自然美景,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。”柳予钦详细(xì)地介绍了专线站点设置的缘由。

  在王营庄文旅小镇站,北京游客张婷举着手机拍摄云雾缭绕的山景:“这哪里是公交车,分明是移动观景台!”车厢内恒温空调、可调座椅、USB充电口等设施,让蜿蜒山路变成享受。调度后台的智能系统还可以根据实时客流调整运力,每逢客运高峰期就会提前加密车次。

  当城市与景区的距离被车轮拉近,更深远的改变正在山乡褶皱中发生。坪头乡的李大爷每周都要坐“一元公交”进城,“以前每次去趟城里都要花不少钱,现在揣着公交卡天天都能逛集市。”蜿蜒的山路上,“瘦身版”公交车灵巧穿行,2.2米宽的车身配备360度监测系统,完美契合山路行驶需求。“目前我们开通了8条城乡线路和6条镇村线路,定制的6辆瘦身版镇村公交车可以到达每一个村庄,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措施。”吕梁公交城乡分公司副经理李振耀说道。

  更令人惊喜的是,公交车竟成了“带货能手”。司机闫师傅的车厢后面装满了山货和网购包裹,一边开车一边笑呵呵地说道:“以前只是拉乘客,现在既是司机又是快递小哥,感觉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,忙着哩!”闫师傅口中的变化源自2023年吕梁公交城乡分公司成立的客货邮融合服务中心,为了提高偏远山区快递服务的覆盖率和配送效率,吕梁公交公司增加了邮件和快(kuài)递(dì)寄(jì)送(sòng)服务,配置4名工作人员、1辆物流车,设置1个总站点、17个分站点,旺季一天要配送接近2000件快递。

  夜幕降临,公交车的灯光如流动的星河划过吕梁大地,编织着一张普惠共享的幸福网。这场始于交通的变革已然超越出行本身。

  车轮永动,温暖常在,这或许就是新时代民生工程最生动的注脚。